師資介紹_吳景欽
吳景欽_研究產出&著作
期刊論文
- 刑事精神鑑定報告的證據能力與證據力之探討,台灣法學雜誌第394期,109年6月。
- 日本裁判員制度下的責任能力判斷,刑事法雜誌第59卷第5期,104年10月。
- 無人車致人於死的刑事究責之疑難,台灣法學雜誌第373期,108年8月。
- 從頂新混油案探討攙偽假冒罪的適用疑義,月旦醫事法學報告第37期,108年11月。
- 陳同佳案於何地審判較有正當性之探討,台灣法學雜誌第386期,109年2月。
- 不確定故意或有認識過失與國民法官法的連結-以太魯閣號事故為例,台灣法學雜誌第416期,110年6月。
- 刑事精神鑑定報告的效力,月旦醫事法學第54期,110年4月。
- 刑事醫療鑑定報告應有之證據調查方法,月旦醫事法學第51期,110年1月。
- 國民法官與司法民主化的距離以責任能力判斷為例,台灣法學雜誌第397期,109年8月。
- 香港頒布《反蒙面法》的法律意涵研析,展望與探索第17卷第11期,108年11月。
- 商品虛化與罪刑法定原則,台灣法學雜誌第341期,107年4月。
- 國民法官與司法民主化的距離,台灣法學雜誌第397期,109年8月。
- 陪審制度所牽動的司法轉變-2019 年台灣陪審團協會模擬審判的啟發,台灣法學雜誌第38期,109年2月。
- 反滲透法的罪刑法定之疑義,台灣法學雜誌第384期,109年1月。
- 從私菸案探討貪污治罪條例的適用爭議,台灣法學雜誌第376期, 108年9月。
- 從法醫師法談司法解剖的資格,台灣法醫學誌第12卷第1期,109年6月。
- 屍體解剖是醫師或法醫師的事,台灣法醫學誌第10卷第2期,107年12月。
- 屍體解剖是醫療行為?法醫荒無解,台灣法醫學誌第10卷第2期,107年12月。
- 銀行法第125條第1項犯罪獲取財物或利益之爭議,台灣法學雜誌第407期,110年1月。
- 警察使用GPS定位系統的法規範之疑義,台灣法學雜誌第397期,109年8月。
研討會論文
- 國賠訴訟採用陪審的可行性,國賠法修法研討會,111年9月3日,台北。
- 人民參與國賠審議之評析,國賠法修法研討會,111年9月3日,台北。
- 刑事司法的訴訟扶助-從Brendan Dassy到黃媽媽,2022聯合國人權日論壇,111年12月10,台北。
- 限制出境強制處分於刑事訴訟法下的定位及其正當法律程序,限制出境新法制度評析探討會,109年12月18日。
- 人權不應是紙上宣示而應是在生活中實踐,2020聯合國人權日論壇,109年12月10日,台北。
- 再審的新事證僅限判決確定後發現嗎,從指標性案例檢視我國確定判決之救濟研討會,108年11月,台北。
- 自動駕駛致人於死的刑事究責,海峽兩岸科技法治前沿學術研討會,108年5月,武漢。
- 誰該被上手銬?-戒具使用時機與使用手段必要性之相關爭議與探討研討會,108年5月,台北。
- 普通背信與特別背信罪之構成要件研究,企業經營之刑罰風險系列論壇證券交易法是用疑慮與修法芻議,108年5月,台北。
- 食品安全的溯源管理與刑事責任,溯源管理法律層面的重新檢視,108年6月,台北。
出版著作:
- (2012年04月)。法官應該我來當:各國人民參與審判制度
- (2010年12月)。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:以日本裁判員制度為例
瀏覽數:
分享